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夏朝传说

商朝故事第九十九章

商朝故事第九十九章,寄养出事之后,飞扬不得不亲自去领导刑部的捕头,因为在刑部的队伍里,法官和捕快是两个主要部门,尤其是伊尹让他掌握刑部的主要力量之后,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要开始,在大王和丞相之间,他早就选择了丞相,因此,不遗余力支持伊尹是必须的。作为国家的第二武装力量,警察队伍的权利是重要的,所以他只能抓牢捕头队伍。

按照伊尹的部署,他命令主要捕快班头,对王辉和汪伦身边的重要人物,进行了二十四小时的跟踪,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最能干的捕头洪都给他送来了差点吓掉下巴的消息。洪都告诉他,汪伦的手下,收买了莲花山和狼牙洞的两股土匪,这两股土匪下山了,在山下东溪村的秘密营地里集结,指导刚刚招募的新兵进行训练。汪伦是太甲手下的第一心腹,他们居然秘密招募人马,收买土匪,训练军队,目的不用说,飞扬也明白。顿时感觉情况情急,要亲自去丞相府告知伊尹。一个法官来报告令一个让他惊掉下巴的消息,并且像他请示方法,如何处理事情。

原来,这个法官报告的消息是为了阴谋夺地,不惜杀人越货的消息,做下惊天大案的,是大王的大舅子安乐候。安乐候的大妹妹畛域早年嫁给了太甲,但是并不受宠,所以那个时候的安乐候老实。后来有一次,畛域得了重病,太甲以为不行了,就命令畛域家人来探视,意思是见最后一面,哪知道,畛域并没有死,前来探视的小妹珍珠却被太甲看中,当时就下了聘礼。珍家只是中等规模的商户,畛域嫁给太甲做妃子,感觉借了不少光,但是令人遗憾的是,畛域虽然相貌不错,为人做事过于死板,并没有得到太甲宠爱,如今看见太甲喜欢珍珠,机会来了,哪里会不同意,就这样,不久珍珠就嫁给了太甲做妃子。这个珍珠虽然和畛域是一奶同胞,只是性情秉性完全不同,会讨男人喜欢。不久成为了太甲的专宠。珍珠既然受宠,家里人当然受益,所以太甲做上大王之后,大哥就被太甲封做了安乐候。

这个安乐候骨子里不像商人家庭出来的,贪婪狠毒,胆大包天,得势之后,很快就忘乎所以了。不久,他看中了谷熟城外西南部,钟家的几百顷土地。在谷熟城外的所有土地中,钟家的几百顷土地是旱涝都丰收的宝地,地势平坦中略见高耸,但是因为谷熟河在地中间流过,因此两边的土地都受益。钟家占有这块土地几百年了,祖上曾是夏朝贵族,夏朝灭亡之后,政治上失去了靠山,经济上却没有落下,因为钟家大老爷善于经营管理,所以,每年靠土地的收入就日进斗金,虽然贵没有了,但是富是货真价实的。本来安乐候是没有机会算计钟家的,但是偏偏钟老爷子年龄大了,麾下四个儿子各个不成器,治家没有办事,经营土地不愿意干,但是内斗一个个十分亢奋,气的钟老爷子就想把所有家产留给小女儿,这不仅因为小女儿孝顺,还因为女婿非常能干,只是按照祖上规矩,家里财产传男不传女,遗嘱才没有早早确立。

后来老大结识了安乐候,闲谈的时候就说到了这件事,安乐候眼睛顿时放光了,感觉有机可乘。如果此刻钟老爷子突然死去,又没有立下遗嘱,家产就属于四个儿子,这个时候他再出手,在钟家四个儿子闹的不亦乐乎的时候,让他们共同签字,把土地卖给自己就是可能的,因为这四个儿子各个都是狼心狗肺之徒,又都不喜欢种地,手里有了足够的银子,就可以住在城里花天酒地。这样一想,安乐候就先引诱老大,老大早就对老爹怨气冲天。按照规矩,家产应该传给自己,但是老爹却迟迟不给,还想给最小的妹妹,这不是老糊涂了,自古以来家产传子不传女,所以恨不能老爹得了温病,早晨起来就一命呜呼,因此怎么可能不同意安乐候的计策。

安乐候就让他说服三个弟弟,每个人在卖地的文书上按了手印,这才告诉老大,自己已经找了一个丫鬟,让她进入钟府,但是他必须把伺候钟老爷子的丫鬟辞退,或者换上另外的工作,这样,安乐候送来的丫鬟才能够伺候钟老爷子。老大知道安乐候要给老爹下毒,但是还是同意了,按照安乐候的吩咐,把伺候钟老爷子的丫鬟换走,说是她母亲病重,需要她去伺候,让后就换上了安乐候送来的丫鬟,时间不长,钟老爷子的病非但没有减轻,而且一日胜过一日,当他感觉自己不行的时候,命令伺候丫鬟去叫小女儿。可是这个丫鬟却喊来了老大。老大立刻吩咐家丁看住房门,没有他的话,任何人不能进入。结果钟老爷子只能在绝望中死去。

老大已经找到了钟老爷子事先写好的遗嘱,一把火少了,因此,当小女儿知道父亲病逝,和姑爷一同来探视的时候,钟老爷子的遗嘱已经化为灰烬,老大自然就成为家里的主人。只是姑爷比较机警,感觉钟老爷子死的蹊跷,就偷偷去厨房,偷走了钟老爷子熬药的药罐和碎药沫子,找到了城内的大夫,请求辨认,结果正如他所料,钟老爷子是中毒而死,堵死钟老爷子的毒药是砒霜。原来,自从安乐候的人接手伺候钟老爷子之后,就在每日的药里加入一定量的砒霜,本来身体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钟老爷子,当然受不了剧毒的侵蚀,十几天之后就归西了。

姑爷拿到确凿证据之后并没有声张,而是找到当地捕快班头,在饭桌上,把自己怀疑老丈人被毒死的事情告诉了捕快,偏偏这个捕快又是破案高手,接到姑爷报案后,开始了查案,因为案子情结本来就不复杂,只要找到下毒的丫鬟,一切结果就可能大白于天下,偏偏是安乐候做贼心虚,钟老爷子死后,就让丫鬟回到自己的庄园,玩起了失踪。捕快班头找不到丫鬟,自然把目标对准了钟老爷子的大少爷,抓紧巡捕房,刚刚抽了几鞭子,大少爷就全部招了,最后自然牵涉到了安乐候,但是这个时候麻烦来了,因为安乐候是王親国戚,他一个地方捕快的班头,如何能够触动,只能向上请示。这一级一级请示,安乐候就是聋子,也会听见风声,因此在惊恐之下,就去找妹妹珍珠。珍珠虽然把他埋怨一顿,但是却不能不管,就去找了太甲,太甲一来却不过爱妃的面子,二来怕大臣们拿这件事做文章,就同意了珍珠的意见,把大舅哥藏在王宫后院,如此一来,办案的捕快当然就找不到人了,他们也没有权利去王宫搜查,这件事就成为了悬案。

但是钟老爷子的姑爷不依不饶,通过关系找到了刑部最厉害的办案法官,这个法官也的确卖力气,但最后知道人被王妃藏起来,感觉自己是无能为力了,就来求救飞扬。飞扬在没有得到大王允许的情况下,当然也不敢进入王宫,就趁汇报事件的时候,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对伊尹说了。

“丞相,属下的事情已经报告完毕,请丞相定夺。”飞扬说,两件事情一件麻烦,一件棘手,都超出了飞扬的能力,所以他只能求救了。

伊尹的感觉当然不是棘手那么简单,他知道到了自己下决心处置太甲的时候了,因为根子在他身上,如果不拔掉太甲这颗毒苗,头疼医头脚疼医脚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朝廷的问题。原来他还想拖一拖,给太甲一点反思的时间,现在知道,不下痛手就不可能拔下毒瘤,就命令手下的护卫,通知傅聪等重臣到相府开会,随后一声不吭地闷坐喝茶,飞扬感觉到了什么,就轻声地问:“丞相,要下手除害?”

伊尹没有回话,但是点点头,算是做了回答。飞扬立刻觉得心跳的厉害,虽然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,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还是感觉恐惧,要知道,他们要解决的对手是大王,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,如果事败,就是被灭九族。因此偷偷看看伊尹,伊尹脸色平静,看不出来是害怕还是不害怕,伊尹端水碗的手仍旧平稳,呼吸也没有什么不正常,这让飞扬佩服。知道了,什么叫每临大事有静气。

一刻钟之后,该来的大臣都到了,伊尹命令护卫把相府大门关闭,每个人都站好自己的位置。随后让大臣们去了会客厅,看见大家坐下后,先命令飞扬对自己汇报的情况,重新对大臣说了一遍,随后命令葛燕把他侦查到的,有关王辉拉拢将军的事情也对大家说了一遍,然后才道:“大王继位以来,有失做大王的道德,黑白不分,重用奸佞,随意挥霍朝廷的财富,整天沉醉在醉生梦死的生活里,一个兴旺的王朝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大王的,如果碍于规矩,法纪和习惯,我们做臣子的,不能对大王有所作为,但是任凭大王胡闹下去,结果就是国将不国,夏朝的悲剧就可能在我朝从新上演,所以找大家来,就是研究这件事,因为在座的大臣都是朝廷栋梁。”

“太甲早就失去了做大王的品德,这样的大王,非但不能治理国家,保护万民,只会戕害国家,荼毒百姓。丞相,不能犹豫了,废掉太甲,从选大王。”第一个说话的,自然是区景了,他早就想喊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了,只是没有机会,现在有了机会,当然要说出心里话。

“朝廷让大王搞的乌烟瘴气,连抢美女的事情都会发生,不管这件事是不是大王亲自下达的旨意,反正他是直接受益者。而且事情发生后,他居然不顾大王的身份,亲自带着御林军包围了刑部,这哪里是大王应该做的事情,也不管青红皂白,就把总捕头抓走,还要秘密杀害,这种种行为,处处体现出倒行逆施,如果仍旧让大王在位置上稳坐,胡作非为,商朝的江山真的玄了。老夫是经历过夏朝灭亡的人,当然不想看见这样的惨剧在我朝上演。”

终古说完这番话,眼睛红了。他相信,当时那个废掉桀,夏朝就不会亡国,就是容忍了这个败家君王,让一个持续了四百年的江山在眨眼间就烟消云散了。

“老相国说的没有错,君王是天下人的父母,可是当父母黑白不分,只知道吃喝玩乐,随意玩弄国家法纪,这样的父母就是无行,我们当然没有理由继续奉他为君。”这次说话的是傅聪,他和区景一样,早就想把太甲赶下大王的宝座了。

“飞大人,葛将军,你们怎么说?”看见大臣纷纷表态,而手握武装力量权利的两个人并没有开口,伊尹就把目光对准了他们,因为伊尹知道,最终能不能推翻太甲,军事力量至关重要。

“丞相,军队没有问题,只是末将想知道,推翻现在的大王,新大王在哪里?”葛燕问,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,因此葛燕这句话说完后,大家的目光,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伊尹的脸上,因为除了伊尹,没有人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。

“眼前大王手下的哼哈二将动作频频,我们已经没有时间,按部就班去做了,既然新大王的合适人选还没有,我的意见是,将太甲推翻后软禁起来,闭门思过,如果有可能痛改前非,浪子回头,他仍旧可以做大王,如果不能,我们就选一个新大王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举动不算政变,是为了拯救大王的堕落而采取的极端手段,大家以为如何?”伊尹在准备做出决定的时候,已经前前后后想过了,不能匆匆忙忙立个新大王,至少就目前来看,有权利继承王位的王族子弟中,并没有合适的人,既然如此,不如保留太甲的王位,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给朝野的震荡小,不至于给别有用心的人,有更大的作乱机会。

“好是好,就怕太甲不可能改好。”区景说,他不相信世界上有浪子回头的大王,因为凭太甲的智商,他应该什么都明白,纯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
“不能改正也不怕,至少给我们争取了时间。”傅聪笑笑说,感觉伊尹果真是老谋深算,这一招没有人会想到,但是的确是最恰当的办法,没有废掉太甲,完全可以堵住王族和老贵族的嘴,免得他们说伊尹在搞政变。只要给伊尹足够的时间,傅聪相信,凭伊尹的政治智慧,平息事态,给商朝一个安定的环境是绝对可能的。

“既然付大人也这样说,末将回去调兵遣将,一定保证京城的秩序和安宁。”葛燕回答说,两个最有智慧的人,如今做出这个决定,葛燕相信事情一定会成功。

伊尹看见葛燕被傅聪的话说服,心理仅有的忧虑的落了地,但是他知道,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,而关键时候,果断下定决心才是最重要的。就像当年汤要举兵的时候,不利的因素很多,反对的声音不少,但是汤没有迟疑,力排众议,这才有了大商的天下。如果当时汤在玩**,把决定权给了七嘴八舌的大臣,大家很难做到众口一词,说不定就会贻误战机。现在的大商正处在十字路口,现实需要自己当机立断,而不是多谋少断。这样一想,伊尹决定不要**,自己独断专行,就不再征求大臣们的意见,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,安排大臣具体去做该做的事情,因为伊尹相信,不管大臣们理解不理解,他们都会照章办事。

安排完了,伊尹一脸严肃地说:“明天的朝堂,就是我们和大王决定胜负的关键,在决斗没有开始的时候,保密是第一重要的事情,因此,大家管住自己的嘴巴尤为重要,这件事就是家里最知近的人,也不能吐露一个字,回去后就不要走出大门了。因为大王身边的王辉和汪伦都是智谋之士,让他们感觉到一点不寻常,他们就可能出招,所以我们必须谨慎。”

说完这段话,伊尹留下了葛燕和飞扬,让别人离开了。随后先对飞扬说:“派出你的人,在第一时间救出寄养,让后命令寄养以总捕头的身份开始工作,他指挥的捕快要监视王辉手下所有重要人员,发现有异常活动,立刻逮捕。”

“是。”飞扬痛快地答应了,脸色非常兴奋,随后走了出去。

“葛将军,汪伦的手下收复了莲花山和狼牙洞的山匪,正在一处秘密地方招兵买马,加紧训练。回到军营后,派出一支人马连夜出发,将他们剿灭,不准一个匪徒落网。”伊尹看见飞扬离开,就开始告诉葛燕留下来的使命,吩咐他该做的事情,因为伊尹不能不防,万一走漏消息,这支武装力量就可能偷偷入城,对他们这些重臣采取行动,到那个时候就可能功亏一篑。

安排完了,看见葛燕走出相府,伊尹就开始考虑自己的事情了,安全当然是首要的,因为他明白,一旦自己出了事情必然会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,到那时就会功亏一篑,因此在明天决战没有开始之前,自己绝对不能出一点事情,所以他命令侍卫去谷熟道观,请清风道人带着徒弟立刻来相府。

无量将军退役之后,回到了松山接任掌门人,临走的时候和伊尹有契约,秘密派出得力人员保护伊尹。无量当然不会食言,后来就派出二代弟子中,武功最厉害的清风道人,带着几个徒弟,秘密来到谷熟,为了保密,伊尹将他们安排在京城西北方唯一的道观里,充当道士,平时并没有举动,因此也就没有引起过别人的注意。但是在和太甲决战的关键时候,为了保证自己绝对安全,他决定启用这股力量,所以就派侍卫去招呼了。

一切安排好了,伊尹才回到了自己住的府邸,心情放松地和儿孙谈天说地,重点给他们讲历史和社会,伊尹的聪明不仅仅表现在外面做事上,还表现在对家庭子女的教育上,因为他知道,一个家庭如果想长久昌盛,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就应该放在首位,这从伊尹如何选择妻子上就能够看出来。伊尹是在投入汤之后娶妻生子的,他的妻子不是出身豪门,当然也不会是出身贫苦人家的小姐,而是出身在书香门第的小康之家的小官僚,按照当时伊尹在汤身边的地位,他就是想去王公贵族家的小姐也不是难事,但是听说妻子贤达聪慧,知书达理,他就在第一时间派出媒人去求亲了,伊尹的眼光果然不错,两个人到现在为止还是感情甚笃,这是因为,在教育儿女的问题上,妻子做的非常出色,因此,可以说,有了这样的妻子,就等于保证了伊家后代的长盛不衰,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,伊尹是非常感激妻子的。

给孙子讲完湖鱼的故事后,伊尹就睡觉了,在他所熟悉的丞相里,他最佩服湖鱼的做人,做事,所以对于湖鱼留下的故事,他多数都能够做到耳熟能详。第二天伊尹起的很早,因为今天要做的事情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难题,当然不敢有丝毫的疏忽,因为他知道,如果失败了,倒霉的不仅仅是自己,而是整个国家。以太甲现在的品行,让他愿意了执掌国家的权利,商朝肯定会完蛋,自己也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,因为他辜负了汤的嘱托和信任。

伊尹坐在充满朝气的院子里,看着到处绿油油的树木,仔细地梳理着昨天的安排,想象着今天的大戏怎么开罗,这当然不是轻松的事情。最后伊尹明白了,无论他如何去想,百密也有一疏,干脆不想了,必须轻装上阵。

当晨曦来临,阳光越来越灿烂的时候,大臣们陆陆续续来到了朝堂,多数大臣并不知道今天的朝堂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大事,因此他们脸上照旧带着适宜,宽松,按照程序,今天要讨论百工的事情,作为机械制造业,手工加工业的笼头城市,因为地域狭小,百工的发展已经面临瓶颈,因此有的大臣提议,让部分百工提前迁到新都,提议是不错,也算有远见,问题是商人是跟着利益走的,新都目前的百工市场当然不能和谷熟相比,因此,如何保证他们有利可图就是朝廷必须做到的事情,否则商人们是不会走的,因此有的大臣就提出,新都城的建设刚刚开始,完工最少也要两年,这两年里如果在税收上对商人让利,商人的搬迁给予补贴,或许有远见的商人会去,因为事情明摆着,一旦新都建成,现在的谷熟遭到废弃,生意的中心转移了,那个时候先到的商家占好了位置,占有了地利。只是让利,补贴这种大事,必须大王点头才行,所以按照常规,今天的朝议是讨论这件事情。

太甲不知道大祸临头,一脸倦容地来到了朝堂,昨天晚上,和新来的美人轮盘交战,搞的太晚,弄的身体,精神都疲劳。本来想托病不来上朝的,可是今天商量的事情又是刻不容缓的,躲在王宫的安乐候告诉他,如果京城的百工能够迁走三分之一,剩下的生意就好做多了,安乐候在谷熟城里刚刚收购了几家做陶瓷的工厂,急于赚钱,因此就鼓动珍珠帮助说话,为了让他满意,让珍珠开心,太甲就不能不上朝,把这件事定下来,让珍珠和大舅子高兴,所以就打消了托病不朝的想法。

太甲既然临朝了,大臣们就按照自己的位置站好,等待太甲说话。

“诸位爱卿,关于京城百工迁出的朝议已经很久,为了新都的繁荣发展,当然,也为了京城减少竞争,孤决定采用大家的意见,同意给迁到新都的厂家免税两年,给厂家补贴,如果爱卿没有异议,这件事就算定了,具体负责的大臣可以操作了。”

这次太甲说话,做事,没有拖泥带水,因为他急于结束朝议,然后回到王宫补觉,因为下午王宫乐队新排演的剧目就要彩排,他这个场外指导还要亲临现场,太甲对于艺术,有着和美人一样的兴趣。说完这段话,太甲等了一会,看见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,就用眼睛扫视了大臣们一圈,看见还是没有人说话,感觉满意,就说:“众位爱卿没有意见,这件事就通过了,如果爱卿们没有别的事情,散朝吧!”

太甲说完就要站起来,但是台下传来了一声“大王且慢”的喊声,随着声音出现的是伊尹,太甲当然不知道伊尹要干什么,但是不能不给伊尹面子,就说:“丞相有事?”

众多大臣并不知道伊尹今天要做大事,本来准备离开了,但是看见伊尹有事情要说,收住了脚,因为少有人敢不给伊尹面子。但是几位重臣知道伊尹要干什么,看见伊尹发动了攻势,虽然心里有些突突,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伊尹身边。

上一章目录
功能呼出区
content